一张宣纸,平素几滴墨染,便成国魂气派;一际蓝天,平素几朵白云;一平大漠,盘旋几只苍鹰。只是素然几笔,依旧巧夺天工,美丽壮观。念想,行文亦然如此?/P>
今人作文,许多人被批判“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只顾辞藻堆砌,没有真情实感”……见此情形,便想发问:难道辞藻堆砌出来的情感就不算是情感么?联姻李词林妹,书写一纸闺怨,其境凄幽,其情恻然,依旧是世间真情的另一番再现呀!出现此类情境,虽有人批,却也不怪谁,也怪不得谁,谁教我们自个儿喜欢那些意境优美、辞藻华丽的作品呢。你喜欢看,那写手们便写给你看,有了阅读的需求方才有创作的方向。即便是我们自个儿觉得这些无病呻吟的文字看得教人闹心,满纸矫情,但是还是喜欢,并且有人夸赞了这样的文章写的好,这样的作者文笔好,这便是写手们的动力来源?/P>
在这样的气氛里,看客中也有被熏陶的,于是尝试着提起满腹深情的笔,为伊人赋词一首。华丽的文辞正好迎合了伊人爱优美文字的心,于是便倍受鼓舞,继续创作。有人夸赞“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有人批判“矫情!”。总之,恭喜你在勿忘初心的口号里也成为了辞藻消费的供应商?/P>
诚然,有人会说在辞藻消费的文字世界里,我们迷失了方向。于是我们奋力的在寻找“文字”与“文学”的区别,其实,它们就像是幽深的隧道里、马路上的单黄线,看似界限分明,过往的车辆行人却可以相互呼应?/P>
当辞藻消费过盛时,大多的人就会那样,看到浅显的就觉得言之无物,看到繁饰而稳定的就觉得高端厉害。其实后者往往是装逼。唐诗多明白如话,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用现在很多人的眼睛来看,自然不是好诗了。然而他能流传那么久自然不是瞎来的。当辞藻消费蒙蔽住我们的眼睛时,大多数人的审美也就不行,不懂得欣赏浅白处的深沉,这是很悲凉的事情,然而许多人却引以为傲?/P>
还有一部分人看到不合口味的作品就谓之不行,多批判言辞。我个人不太喜欢评价一个人作品的好?,更不会去批判别人的作品,所以别人找我修改或给诗词文章提意见时,我多言“本人才疏学浅,难以评断”之类语。我总认为,能写便是好的,任何人写出来的作品都不是凭空,都会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深沉意义,不是别人水平不好,而是你的水平还理解不了。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去说别人的不好,因为你不懂,便更不能用你的标准强加给别人。我只会说,和我喜欢的不是一个风格,不知道怎么说…?/P>
现世太繁华,霓虹蔽目;惟愿,一纸素然,于心处墨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