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月至2015?0月,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以贵阳孔学堂为依托和总堂,全省各地挂牌建立了各级各类道德讲堂3万余个。此类讲堂采用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方式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9所大专院校也不例外,均按照要求?014年底前建成了区别于学术讲堂的专门的道德讲堂。除了既有的思想政治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校园媒体宣传之外,高校又多了一个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和道德育人的平台。高校教育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新的形式下,通过道德讲堂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期确立“三观”,最终解决信仰问题。这对于当下的中国非常重要,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道德讲堂的建设,关键在于讲什么、怎样讲才能够吸引人,尤其是在现今的新时代,能让大学生们坐得下来,听得进去,入脑入心,外化于行?BR> 一、完善内?BR>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讲堂的主要内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以共同的思想道德作为基础,才能够同心同德、凝心聚力迈向前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三个倡导”?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精华和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夙愿,融合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明白了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可以说,这?3亿中国人共同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也是破解社会转型时期思想观念问题的导航灯、维系社会团结和谐的稳定器、人们涵养心灵的栖息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走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前列,充分利用多种有效形式教育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R> 贵州高校的道德讲堂自建立以来,都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比如,贵州师范大学2014?月至2015?月,先后在三个校区的三个道德讲堂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维视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等专题讲座?BR>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讲堂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根植于这片丰厚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尊民本、重修身、强事功、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基因,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里延伸,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也越来越被当今的文明世界所看重和尊崇,具有普世的意义和价值?BR>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科学态度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好这湾源头活水,用其丰厚的精神怡情养志、涵育心灵、守望道德,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使青年学生提高道德认知,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贵州师范大学的道德讲堂曾举办过一次题为“王阳明的道德理想”的传统文化讲座,将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照起来进行讲述,溶学术、趣闻、道德、教化于一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BR> (三)地方文化谱系是道德讲堂的有益成?BR> 首先,各个地方都有其鲜明的本土历史文化,其中很多还被编入乡土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这些本土人文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极易被父母乡邻当作“身边事”而代代口传心授,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如果将这些励志的、感人的、美好的、警示的人物和事件加以整理升化,就会极大地丰富道德讲堂的内容。比如,贵州高校的道德讲堂就可适当加入龙场悟道的王阳明、戊戌变法精英李端棻、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红军长征精神等本土历史人文内容?BR> 其次,各个地方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人物和感人事迹,如“道德模范”“劳动模范”“最美人物”“感动人物”“身边好人”等,让他们光彩照人地走上道德讲堂,以现身说法的方式零距离接触大学生,其身教言传的道德感召力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贵州省教育厅每两年评选一次全省高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获评者既有教师,也有学生。如果将这些“感动人物”请进道德讲堂,榜样的力量将会极大地激励、鼓舞、鞭策大学生们进行修德、勤学、明辨、笃行的自我教育?BR> 二、创新形?BR>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化、信息传播数字化的新形势下,国内国际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习近平同志也说,“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和宣传思想工作平台的高校道德讲堂,在确立了所讲授的内容的同时,宣讲的形式一定要有所创新,否则就不具备较强的传播力、影响力,讲了没人听,听了不入心,甚至流于形式,成了又一个思想政治课堂。即便能够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分派名额,组织各院、系的学生到场听讲,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创新道德讲堂的形式非常重要?BR> (一)外请专家来?BR> 从本校遴选一些能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土人文的教师担任道德讲堂的主讲人(德师),这是方便快捷的常规做法。但是,依据“外来和尚能念经”的心理学原理,适当聘请一些校外专家来讲,或者高校之间“交换聘请”德师上讲堂,往往会让大学生们感到“耳目一新”,收到极好的传播效果?015?月初,贵州师范大学与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签订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合作协议。该协议规定:每年上、下半年请两个国内知名专家、全年请省内6位学者上道德讲堂;文史馆出交通、食宿费用,学校负责讲座的场地、听众,并承担讲课费用??日,贵州文史研究馆的知名史学家史继忠先生便走进贵州师大的道德讲堂,讲述“抗战时期的贵州教育”,具有本土人文特色,集知识、学术、趣味和思想、精神于一体,让大学生们从当年众多大学西迁(“文军西征”)的史实中体悟到艰苦办学、自强不息、文化救国的精神价值,现场气氛肃穆而热烈,可谓德育融汇于学术全过程的典范?BR> (二)培养德师队?BR> 唐代令狐德菜在其《周书·卢诞传》一书中说:“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简言之,就是教知识的老师容易找,教学生做人的老师却难求。教育的真谛正如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校的道德讲堂要能够办得下去、讲得长久,必须要有一支自己的基本德师队伍。这支队伍首先自己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品德高尚、学业精湛,使人信服,并且还要能说会道,富于激情,善于讲演。高校负责道德讲堂的主管部门,可申请一定的培训经费,在本校着力培训打造一支可靠的德师基本队伍?015??0日至4?0日,贵州省委宣传部拨出专项经费,开办了两期全省“宣传部长上讲堂骨干培训班”,一周一期,邀请省内专家学者讲课,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带头作讲座。部分高校的宣传部长参加了培训,收效良好。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班学习,自感受益颇多,不再有上讲堂的“本领恐慌”之感?BR> (三)开设道德讲堂专?BR> 网络无疆界,网络文化已成为现今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民主”“自由”的王国,其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人所共知。美国学者埃瑟·戴森曾说过:“数字化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他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骗子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既然网络有如此功效,高校就应在校园网络上开设“道德讲堂”的专页,并连接到手机、楼宇视频,或其他移动终端平台,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道德认知、道德人物、道德实践,及时报道道德讲堂的动态、内容等,唱响网上主旋律,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BR> 《管子·权修》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事业,德育是在人的心灵深处搞建设的大计,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校道德讲堂的建设,要立足于长远,放眼于未来,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切不可急功近利。以道德讲堂建设来丰富、促进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是一种极好的新方式,也切合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值得进行广泛、深入地探讨,或可在全国的高校中推广、普及?BR>(作者系宣传部副部长、教授)